香港《南华早报》11月22日文章,原题:中国经济为何将继续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不仅对中国很重要,对世界其他地区也是如此。中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预计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35%左右。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将实现增长目标。
与许多国家不同,中国没经历严重通胀,目前中国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5%,而一些发达经济体介于0%至1%。因此,中国拥有很大的宽松货币政策空间。中国的财政状况也更有利,金融净值为正数,而美日等国负债累累。
房地产行业低迷是拖累中国经济的一个因素。但有迹象表明,楼市困境可能正逐渐缓解。若房地产行业失去动力,什么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2022年,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对中国GDP增长率的贡献达4.7%。在绿色能源、数字化、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代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行业方面,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设备、民用无人机、手机、高铁、锂电池和机器人等行业,中国的全球市场份额都超过50%。
即使旷日持久的美中贸易战也未能抑制双边贸易增长。去年美中(货物)贸易额达到约7000亿美元。中国通过第三国对美间接出口也在激增。中国制造业正向高端产品领域迈进并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全球供应链。
美国在高科技方面打压中国,从长远看,反而使中国加快技术进步,包括在半导体、量子计算、智能芯片等领域取得突破。在研发支出方面,中国成为与美国比肩的全球领军者,每年申请的全球专利比美欧、日韩的总和还多。
如今,中国拥有强大的技术和制造业基础、庞大的人才库、充足的风险资本和巨大市场,所有这些都是在任何技术领域迎头赶上并将占据领军地位的必要条件。诚然,中国仍面临一些挑战,但经济基本面稳固,拥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仍将继续增长。(作者单伟健,丁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