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用钠替代锂制造电池计划受挫-中国磷酸铁锂优势明显

西方用钠替代锂制造电池计划受挫-中国磷酸铁锂优势明显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04
PG财盛国际:FLNG重塑全球天然气布局 中核钛白累计回购5712万股 金额2.45亿元官方已经证实 安井食品:2024年度集团公司的设计产能113.71万吨,产能利用率为97.15%后续会怎么发展 宗馥莉香港信托案——香港高院8月1日裁定(看中文部分就行了)实测是真的 交银国际:蔚来-SW乐道L90定价超预期 顶配版本不超30万元 评级维持“买入” 重磅!香港高院判决:宗馥莉输了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振东制药回购1292万股 金额5103万元后续来了 白酒董秘盘点:古井贡酒董秘朱家峰年薪221.69万元任职超10年 学历为大专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被前高管「捅刀」,华熙生物陷入「举报门」官方通报 振东制药回购1292万股 金额5103万元官方已经证实 最新央企租赁公司名录专家已经证实 昂利康回购360万股 金额5000万元 阳光保险“三重劫”:财险失守,罚单如雨,老将谢幕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重磅!香港高院判决:宗馥莉输了是真的吗? 太平洋酒吧附属订立物业租赁协议学习了 香港科技探索公布27万份期权获行使后续反转来了 领航医药生物科技根据可换股债券转换权获行使发行1.485亿股 25%关税今日生效 印度官员: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 【专题报告】生猪“反内卷”,下半年有哪些投资机会?实垂了 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窗口开启 发钞行有望抢占先机后续会怎么发展 美国可控核聚变重磅 首座电厂开建 机构调研这些股(附名单) 美国可控核聚变重磅 首座电厂开建 机构调研这些股(附名单)秒懂 最高41%!特朗普最新签署! 【专题报告】生猪“反内卷”,下半年有哪些投资机会? 美国可控核聚变重磅 首座电厂开建 机构调研这些股(附名单) 美国可控核聚变重磅 首座电厂开建 机构调研这些股(附名单)太强大了 招金矿业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赶在最后期限之前 特朗普宣布10%和15%的基线对等关税税率专家已经证实 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窗口开启 发钞行有望抢占先机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徐小明、冯矿伟等十大投资名市直播解盘:上升途中的回踩,风险释放后8月机会在哪?后续会怎么发展 扬帆新材:今年光引发剂产品部分品种较去年价格有所上涨官方处理结果 英维克: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的预约披露时间是2025年8月19日后续来了 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国家发改委公布扩消费措施是真的吗? 天顺风能:德国工厂今年10月1日前达不到投产目标最新进展 换帅!原北海造船董事长调任武昌造船掌舵实测是真的 行业监察任务清单印发,涉及41家企业!液冷服务器概念强势拉升,龙头股业绩大增最新进展 天津金租资产突破九千亿!监管局半年报:规模稳居全国前列学习了 英科医疗:公司通过外汇远期合约等工具对冲美元贬值风险后续来了 *ST天茂:天茂集团持有国华人寿51%的股份,持有华瑞保险60%的股份 3人非法集资致8万多人损失73亿,法院宣判 精准帮扶促发展—— 平安产险滨州中心支公司赴博兴调研商厨行业是真的? 造纸板块活跃 松炀资源等涨停官方通报 正丹股份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1.2倍 产品价格提升驱动业绩 国联民生证券与基石资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续会怎么发展 东海研究 | 晨会纪要20250801后续会怎么发展 万润股份:公司的液晶材料包括液晶中间体和液晶单体材料

3 月 25 日,The Information 发文,为削减成本并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西方初创企业一直致力于研发,用廉价且储量丰富的钠替代锂作为电池的原料。然而,锂离子电池价格持续下降,彻底扭转了局面,使得目前放弃使用钠更为划算。

西方用钠替代锂制造电池计划受挫

中国生产的电池

过去两年间,中国市场上用于电动汽车的磷酸铁锂电池价格暴跌 70%,从 2023 年的每千瓦时 155 美元降至约 45 美元。这大致仅为当前钠离子电池平均每千瓦时 87 美元价格的一半。

今年 1 月发表于Nature Energy的一篇论文中,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预测,磷酸铁锂电池很可能在 21 世纪 30 年代中期甚至更久以后,仍保持价格优势。

若他们的预测正确,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将延续中国对全球电池供应链的掌控。部分分析师表示,这会使中国在西方汽车和国防工业领域拥有极大影响力,因为全球几乎所有的磷酸铁锂电池都由中国企业生产。

电池金属研究公司 CRU 集团的电池材料主管山姆・阿德姆表示,即便钠离子电池成本低于磷酸铁锂电池,现有技术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他在接受采访时称:“即便钠离子电池适用于某些应用场景,但既然已经有价格极低且大规模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真的有必要投资全新的供应链吗?”

大约在 2021 年,随着对锂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锂长达十年短缺的担忧,锂价开始飙升,开发钠离子电池以替代锂离子电池的行动也随之展开。从 2021 年初至 2022 年 11 月,中国锂现货价格上涨近 13 倍。

在此之前,电池和汽车制造商一直未将钠视作电池材料,因为钠的能量密度远低于锂,会缩短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且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易出现性能衰减。但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中国企业仍投身于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原因在于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锂的 1000 倍,几乎随处可见。基于这一考量,钠有望缓解锂供应的紧张局面,进而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

一年多前,中国汽车制造商推出了由钠离子电池驱动的小型城市汽车,这让西方同行大为惊讶。他们宣称已成功提升了钠离子电池化学体系的能量密度,使其可应用于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商业产品中。

这促使了一批获得风险投资的美国钠离子电池企业涌现,如 Bedrock Materials、Peak Energy、Standard Potential 和 Unigrid。所有这些初创企业的目标都是在固定储能领域中,以价格优势击败磷酸铁锂电池。

然而,斯坦福大学博士生 Adrian Yao 表示,电动汽车中使用的钠离子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更昂贵,该行业在降低成本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他指出,由于钠的能量密度较低,同时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持续下降,钠虽然储量丰富,但并不意味着其制成的电池价格就更低。

Adrian Yao 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认为,有必要避免又一次资金盲目涌入错误领域的热潮,转而聚焦真正值得投资的项目。”

在进入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博士项目之前,Adrian Yao 是总部位于印第安纳州的阳极材料初创企业 EnPower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他表示:“目标是从过去作为电池创业者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同时清楚地认识到行业中存在许多不实的炒作。”

在论文中,Adrian Yao 与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导师 —— 环境科学教授萨莉・本森和材料科学教授威廉・丘指出,他们模拟了 6000 多种场景,涵盖了钠及其他金属和矿物价格可能出现的涨跌以及其他潜在的市场因素。他们得出结论,钠离子电池要击败磷酸铁锂电池,仅有三条途径:大幅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不聚焦于电池单体,而是关注整个电池系统,使钠离子电池在系统层面具备优势;或者强调钠离子电池的性能优势,忽略成本因素。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的钠离子电池开发商 Natron Energy,正是依靠第三条策略 —— 性能优势赢得了市场。Natron 公司将其电池销售给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该公司的钠离子电池电极由普鲁士蓝制成,普鲁士蓝是一种最初用作颜料的结晶物质,这种电池能够在两分钟内释放大量能量,然后快速充电。其释放的能量是磷酸铁锂电池的五倍,这使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能够让昂贵的芯片每秒处理更多运算任务。

Peak Energy 的联合创始人卡梅隆・戴尔斯表示,Peak 公司从一家中国供应商处采购钠离子电池。尽管这些电池价格高于磷酸铁锂电池,但 Peak 公司的供应商预计,随着钠离子技术的改进以及锂价上涨,到 2027 年钠离子电池价格将低于磷酸铁锂电池。他还称,无论如何,Peak 公司的策略是未来在美国自行生产电池单体,并在电池组层面与磷酸铁锂电池展开竞争。

电池制造商已经证明,通过优化电池组设计,如去除不必要的填充材料,能够提高能量密度并降低成本。Bedrock Materials 公司一直在努力提高钠离子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这正是 Adrian Yao 所建议的第二条途径。CRU 集团的阿德姆表示,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中国电池制造商已经提高了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但增速不及磷酸铁锂电池。

电池金属研究公司 SC Insights 的董事总经理安德鲁・莱兰称,钠离子电池挑战磷酸铁锂电池还有第四条途径:如果锂价再次飙升,电池制造商将再次寻求替代方案,而钠离子电池或许是首选。

但目前,Bedrock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斯宾塞・戈尔表示,即便中国钠离子电池制造商将价格降至磷酸铁锂电池以下,西方企业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技术水平。

他指出:“钠离子电池的希望在于第二代材料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