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学历提升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教师资格证 广东德诚教育,欢迎您!收藏本站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心理咨询师 > 详细内容行业动态

心理咨询师技能-咨询关系匹配之合适的咨询对象有什么特点?

来源:德诚教育    发布时间:2015-03-17

心理咨询师技能-咨询关系匹配之合适的咨询对象有什么特点?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的职业活动,心理咨询应该体现出让双方满意的咨询效果,为更好地体现咨询效果,咨询关系的匹配是非常重要的。


  并非所有的求助者都适合咨询,也不是适合咨询的求助者都适合于每一位咨询师,求助者的某些个人因素可能直接影响咨询效果,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也存在互相选择的问题,这些都属于咨询关系匹配的问题。咨询师要知道什么样的求助者适合咨询,什么样的求助者、什么样的心理问题适合自己,否则就可能事倍功半或者无效,甚至还可能带来副作用。一般来说,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以下七个方面的条件:


心理咨询师


  (1)动机正确
  对咨询动机的正确含义可理解为,求助者希望通过咨询来改变自己,而不只是来满足咨询的欲望。有无咨询动机直接影响咨询效果,咨询动机越强烈,就越容易达到咨询双方的紧密配合,就越容易取得效果。那些没有咨询动机或经咨询师反复做工作后仍缺乏改变自身状态动机的人,一般不适宜进行咨询。
  除了动机强度,动机的方向性也很重要。也就是说,来咨询的目的确实是为了调整自己的某种状况,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才可能会有满意的效果。而有些求助者来咨询,仅仅是为了能见到某位咨询师,或者是为了获得心理安慰和满足,而并不想改变什么。有些求助者寻求咨询,是把咨询室作为避难室。例如有一位学生虽然经常咨询,但却只是为了向自己和他人证明“我是有病的人”,从而逃避来自学习的压力,或减轻因成绩下降产生的愧疚心理,减少他人对自己的不良评价,以求得周围人的同情和谅解;还有一位四处求职的青年经常咨询,只是为了向父母表明“我在积极寻找职业”,可内心深处却害怕和不愿去工作。

  因此,咨询师在咨询前应判明求助者的真实动机,否则很可能无法实现咨询目标。若发现求助者动机不端正,应首先设法调整其动机,或者中止咨询。


  (2)人格正常

  求助者的人格大致正常,无明显的人格障碍。因为求助者的人格障碍既可能阻碍咨询关系的建立,也会影响咨询的进行。一般认为,人格障碍的矫正比较困难,有人格障碍的求助者其人格障碍既是症状,也是导致其他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偏执人格特征的求助者,很难实现咨询目标。那些比较乐观、开朗、坚强、合群的求助者,更容易从咨询中得到帮助。因此有效的咨询需要以人格正常为基础。


  (3)信任度高
  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咨询师以及咨询师所持理论和方法应抱有较高的信任度。求助者越是相信咨询是有效的、咨询师是优秀的、某种咨询理论和方法是正确的,则咨询效果越好。因为咨询是一种心理过程,与暗示有关,“信则灵”在咨询中是有道理的,若求助者对咨询或咨询师、咨询意见半信半疑,则效果就将大受影响。

  心理咨询是一个双方共同投入的过程,求助者不仅要有求治的动机,而且要有与咨询师合作的诚意,愿意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按照咨询师的意见采取切实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


心理咨询师


  (4)匹配性好

  匹配性是指求助者与咨询师的相互接受程度。求助者的一般情况可能多种多样,但只要与咨询师的专长相吻合,就可以算作适宜的求助者。因此,求助者与咨询师之间的匹配性十分重要。某些咨询师特别擅长于针对某一类人群(如大学生、公司职员、离异妇女等)、某一类问题(如性心理障碍、社交恐惧、学习态度等)、某一种理论(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等)、某一种方法(如支持疗法、脱敏疗法等),若求助者的个体特征正好与咨询师的专长相吻合,则更容易取得咨询效果,这样的求助者对某一位咨询师来说就特别适宜。


  (5)智力正常 

  已有的研究表明,智力与是否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即求助者的智力水平高低,与容易或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障碍之间,没有一定的联系。但心理咨询要求求助者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只有如此,求助者才能够叙述自己的问题和情况,并能理解咨询师的表达,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等。因此,一定的智力水平是必需的,否则咨询将会异常艰难。一般来说,智力水平越高,文化层次越高,越适合咨询。咨询师采用深入分析、说理和探讨的方式,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理解力较强的求助者来说将更适宜;对于文化程度较低者,则应根据求助者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简明扼要、针对性强和生动形象的解释,并运用成功案例现身说法,或给予适当的暗示等。


  (6)年龄适宜

  一般说来,青年人比其他年龄段的求助者更适合进行心理咨询。一方面,青年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有更好的认知能力和成熟程度,容易表达,也容易领会和接受;另一方面,青年相对于中老年来说可塑性更大,还没有完全、牢固地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再者,他们多为适应不良和情绪性问题,受消极情绪和负性行为的强化为时不长,与儿时经验的间隔时间还不太遥远,比中老年人容易挖掘。当然不是别的年龄段就不适宜咨询,每个年龄段就适宜性而言都有长处和短处,有些问题更是只为某个年龄段所特有。


心理咨询师


  (7)内容合适

  并不是所有与心理有关的问题都属于心理咨询范围。有些内容特别适合心理咨询,有些则不太适合。在此,需要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一块考虑。处于发作期的精神病患者,由于与外界接触不良,缺乏自知能力,难以建立人际关系,因此,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但恢复期和康复后的精神病患者可以从心理咨询中获益。


  一般来说,心因性疾病、神经症、行为障碍、心身疾病等都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尤其与社会心理应激有关的各种适应不良、情绪调节、心理教育与发展等内容更适宜心理咨询。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相关知识,可关注德诚教育网站(www.decheng-edu.com)——专注于公共营养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心理咨询师资格等职业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