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技能-案例记录的保管及保密例外
心理咨询师技能-案例记录的保管及保密例外
由于咨询记录涉及求助者个人隐私,一旦泄漏给无关人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咨询师应该充分重视,对所做记录严格管理和保存,以对求助者个人隐私负责。对咨询案例记录,应由本人或专人专柜保管,禁止无关人员翻阅。本咨询机构人员为学习、研究而借阅时需做好登记,妥善保管,阅后及时归还。
咨询人员可用咨询记录进行科学研究,但在用于咨询机构内部使用或在外出开会研究及发表论文引用时需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该隐去求助者的身份信息,如姓名、单位、家庭住址、通讯方式等。会议研究或发放的案例资料,必须在会议结束后予以收回。案例需要在论文、书籍中引用并发表时,应对个案作必要的加工,以避免求助者对号入座。此外,在可能的范围和条件下,应事先征得求助者本人的同意再予公开,特别是作为详细记录的案例报告更应如此。
保密在心理咨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离开了保密,就失去了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影响咨询的正常进行。咨询师在被邀请作有关讲座时,会经常列举心理咨询中所遇的个别案例。此时,无论求助者本人是否在场,都要特别注意保护求助者的身份信息,不能触及求助者的个人隐私。
保密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咨询工作的需要。但在有些情况下,也需要有保密例外,这样可能对求助者更有利。如求助者表现出明显的自杀企图或蓄谋伤害他人、危害社会安全时,咨询师除进行危机处理外,还应及时与有关部门和人士及时取得联系,进行适当的处理。这样做似乎不符合为求助者保密的原则,但实际上是对求助者个人负责,同时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做法。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最终效果把握对求助者进行保密的含义。美国心理学会APA规定的心理学家道德标准中关于保密例外的描述是:只有经过认真考虑,确认对个人或社会有明显而又紧迫的危害时,才能向其他专业人员或有关部门进行透露。对求助者的这种保密例外,必须事先对这种例外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其后果做出准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如何对这种例外向求助者做出必要解释,以及在失去求助者信任后如何继续提供帮助等。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相关知识,可关注德诚教育网站(www.decheng-edu.com)——专注于公共营养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心理咨询师资格等职业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