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 | 爱满重阳节,敬老从养生开始!
又是一年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1989年被定为老人节,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被确定为老年节。
在此,德诚学院衷心祝愿全中国的老人们身体健康,幸福安康!
时光易逝,岁月蹉跎,我们有多久没有给父母关爱了?他们在盼望,在等待九九重阳。别让爱等太久,离家在外,别忘了打个电话,通个视频,叫上一声爸妈,听他们叮咛几句:天气多变,记得早晚添衣,保重身体!同时儿女们也要注意老人的身体健康,今日重阳,德诚学院小诚为大家整理重阳的养生小知识,让老人过一个健康快乐的重阳节!
登高望远,需注意三大事项
登高是重阳节最古老的习俗。重阳时节,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山花烂漫,层林尽染。与亲朋好友扑向大自然怀抱,登高望远,放飞心灵,解放感自由感油然而生,情绪愉悦,一扫悲秋阴霾。登高又是很好的有氧运动,醒脑益智,养心健肺,畅通血脉,强筋壮骨,对防治心脑血管病、肥胖症、糖尿病、便秘、骨质疏松等病大有益处。
老人同游记得备药
重阳出游尽可能选择山水景区,山势避免陡、险,如有交通车,索道尽量乘坐。山区早晚温差大应多带衣服。如有老人同游,应备齐老人常用药和感冒药。带好老人身份证件,有些景区对老年人有优惠政策,可以省一些费用。
爬山虽好但非人人适合
爬山虽然是一项很好的健身活动,但并非人人适宜。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身体状况不佳时最好不要去爬山,特别是患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盆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结石活动期等病症的人一定不要去爬山。因为爬山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会加重心脏负荷,容易诱发疾病。
登高后泡脚缓解疲劳
所谓“足不运则不健”,足部距离“第一心脏”最远,位置又最低,容易出现“气滞血淤”的情况,所以有“未老腿先衰”、“人到老年须护足”等俗语。古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不仅承担着身体的全部重量,还帮助我们四处奔波,行走于世,可谓劳苦功高。登高劳累一天后,一定要好好泡脚来犒劳一下双腿哦,水温在40度左右,大约泡30分钟为宜。
菊花酒虽好,每天不宜超过25ML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赏菊饮菊花酒是重阳的特色养生项目
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菊花酒虽好,但每天以25ML为宜,喝太多会伤身哦。
重阳需润燥养肺
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于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
秋季要想少患病,保持健康,就要注意饮食调养。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
饮食需注意三天事项
不宜“乱进补”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说,进补有利于赶走秋燥、调养生机。但是南方地区基本上是干热为主,偏有湿热,所以不少人选择清热养阴润肺的方法。但脾虚者,常有口淡、舌苔厚等症状,进补养阴润肺的食物药材反而有坏处。又如体质偏热者,常有口气大,大便燥热等症状,进补就应该以清热润燥为主。
重阳进补宜用核桃、黑芝麻等平补的食物
秋季进补能打好营养基础,为度过严寒的冬天做好物质预备。但常吃大温大热的饮膳,许多人吃后口干舌燥、鼻子流血而得不偿失。其实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还可以服用具有健补脾胃功能的山药、芡实、扁豆等。
不要“养秋膘”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因为机体在经过夏季炎热的炙烤之后,人体终于进入了凉爽舒适的恢复期。人体由夏季的“掉膘”季节进入了秋凉的“长肉”阶段。
现代人肉类已经超量,不需要再养秋膘
事实证明,秋季是最容易发胖的季节,老人应格外小心。应适当选择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蘑菇、木耳、豆芽菜、山楂、荷叶、大蒜、辣椒等。
保护胃肠道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且很多人会觉得秋季以后胃口较好,但建议饮食的调整要循序渐进,切勿骤进大油大肉、暴饮暴食。
秋凉季节的细菌繁殖力并不低,食物很容易被污染或腐蚀变质,刚进入恢复期的消化功能颇为娇气,稍一不慎就会出现呕吐腹泻,造成急性胃肠炎或痢疾。所以,要严格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做好食品的清洁保鲜工作,严防食品污染。
想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师的内容,欢迎咨询德诚教育(www.decheng-edu.com) ——专注于健康管理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保健按摩师培训等职业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