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技能教材:在会谈中不恰当提问会有什么后果?
心理咨询师技能教材:在会谈中不恰当提问会有什么后果?
在会谈中,不论是想控制会谈内容还是要了解求助者的情况,都会用到提问的方法。但是,提问本身是复杂的,问题是否提得妥当,关系很大。提得得当,可以促进咨询关系,让求助者觉得能被医生理解,增进交流;提得不好,可能破坏咨询关系,求助者会觉得自己走进了审问场,阻碍信息交流。
而不恰当的提问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后果:
(1)造成依赖。问题提得太多时,求助者叙述自己的情况时便出现依赖性,不问就不说话。
(2)责任转移。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是求助者自己,而不是心理咨询师。问题过多就会把这一层责任转移到医生身上,减少了求助者参与解决心理障碍的机会。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求助者等待医生来挖掘自身的问题,而不主动动脑筋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封闭式的问题中,包含着医生的估计,很可能通过暗示作用影响到求助者,他们回答问题时就可能只顾顺着医生的估计谈,却把真实情况掩盖了。另外,有的事情比较难以判断,而非要做出回答时,就难免加上主观臆测。
(5)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特别是对那些质问性的问题,如“你怎么能这样想呢?”“你不知道那是错的吗?”“你为什么不努力争取?”等等。这时,求助者会产生防御反应,或激烈或沉默。在咨询会谈中,凡属于“为什么……”、“干吗要……”、“你怎么能……”、“非那样……”类的提问,在咨询关系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应绝对避免。
(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会出现提问过多的错误。原因在于,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他所说的内容缺乏基本理解;心理咨询师没有掌握或不善于使用语言交流的技巧。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最有效的办法是将各种封闭性提问转为开放性提问。
德诚教育竭诚为您的职业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