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技能教材: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如何确定?
心理咨询师技能教材: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如何确定?
心理咨询师在摄入性会谈过程中如何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呢?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根据的参照点有如下几方面: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比如,求助者说:“我的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学习成绩不好”、“夫妻之间感情有了裂痕,不知怎么办”等。此时,心理咨询师可以就事论事地将其确定为摄入性会谈的目标和内容。与求助者交谈中,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收集相关资料。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比如,观察到求助者情绪低落,情绪焦虑不安;求助者在初诊接待中对某个问题欲言又止,等等;或者求助者初诊时情绪低落,并对心理咨询师说:“其实,我找你们要谈的问题也没什么了不起,只是有时觉得生活没意思。”这些观察到的现象和求助者的话很重要,虽然他并没有谈出任何实质内容,但依据求助者的情绪状态,求助者可能存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深层心理问题,此时应从了解求助者一般生活状况着手,进行摄入性会谈,将工作目标定为探索深层心理问题。
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比如,某求助者MMPI的测评结果显示,抑郁得分很高,这时就要把找出引起抑郁情绪的原因作为会谈目标,去了解与此相关的各类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会谈目标中内容超过一个,应该分开处理。如求助者说:“我的孩子学习上不去,他父亲也不管,为这事我经常与他吵,可是不管用,不知该怎么办。”此时,在确定会谈目标时,最少要考虑两个目标:一是孩子学习状况到底怎样;二是夫妻关系又是怎样的。为此,应当迅速将这两个问题区分,进而搞清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孩子自身学习不好,引发父母在教育态度上不一致,还是夫妻之间吵吵闹闹,家庭不和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影响了学习。弄清其中的关系,把问题分清前后、主次,再依次提问,进行摄入性会谈。
德诚教育竭诚为您的职业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