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师教材-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的法律特征
劳动关系协调师教材-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的法律特征
(一)集体合同制度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1.集体谈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劳资关系失衡的局面。
2.集体合同制度体现着劳资自治的原则,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
3.集体合同制度有助于劳资矛盾的处理和劳资关系的缓和。
4.集体谈判集体合同制度可以使劳动关系双方获益。
(二)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法律特征
1.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的主体是特定的。主体实际上就是劳动关系中的两个主体——劳方和资方。
2.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其主要体现在:集体协商的双方代表应依法产生,集体协商要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协商的内容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协商双方在协商过程中法律地位平等,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等。
3.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的内容是特定的:集体协商谈判是围绕着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劳动关系处理原则展开的。在我国《劳动法》中对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规定了五项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集体合同规定》进一步扩大了集体协商的内容,包括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合同管理、奖惩、裁员等共十一项,都属于集体协商应该涉及的内容。
更多关于劳动关系协调师的知识内容请咨询德诚教育(www.decheng-edu.com) ——专注于公共营养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心理咨询师资格、劳动关系协调师培训等职业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