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学历提升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教师资格证 广东德诚教育,欢迎您!收藏本站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心理咨询师 > 详细内容行业动态

心理咨询师技能-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来源:德诚教育    发布时间:2014-12-19
心理咨询师技能-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1.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含义

  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并妥善运用,是一个优秀咨询师的基本功。非言语行为能提供许多言语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甚至是求助者想要回避、隐藏、作假的信息。借助于求助者的非言语行为,咨询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求助者的心理活动,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对求助者的支持和理解。然而,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并非易事,需要多观察、多比较、多思考。


心理咨询师


  2.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

  尽管非言语行为有它一定的含义,但是这种含义并不是唯一的。观察和分析非言语行为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技术,涉及一系列因素。比如,同一种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不同个性的身上,也会存在差异。有的求助者低头可能是因为个性内向,而一个外向的求助者低头也许是因为羞愧。一个单一的动作有时很难判断到底是什么含义,为此,应观察一个人的动作群,即一连串相互配合的动作。不把求助者前后、上下的动作加以融会贯通,单凭某个具体动作就下结论,难免会断章取义,误解求助者。
  不仅如此,动作所表达的含义可因人因时因地因手段而改变,所以应把动作群放在某种情境中来了解。一位求助者在咨询中总是把脚踝交叠,或许只是为了掩饰袜子上的破洞。一位对咨询师斜视的求助者,可能是因为当他表示赞同时,他就习惯这样斜视,而绝非对咨询师有所不恭。如果咨询师想当然,很可能就会判断失误。为此,咨询师要做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先保留看法,看看是否确实如此,而不宜马上表现出来。在这里,咨询师过于灵敏的反应有害无益。
  有些咨询师为了显示自己的观察敏锐、判断准确而轻率地表露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不妥当的。即使判断正确了,也不应该随便表露,可以在自己的态度、言行上有所调整,因为一旦求助者发现咨询师时时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会给他带来压力和不安。


心理咨询师


  3.如何看待言语内容与非言语内容的不一致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非言语行为所暴露的信息应该和言语表达的意义是一致的。然而,两者有时也会出现不一致。求助者说他多么热爱他的集体,然而与此同时却下意识地摇摇头,嘴角涌起一丝嘲笑,从而否定了他自己的言语。一个母亲诉说她的儿子是如何不听话、打架、尽给自己添麻烦,然而她的脸上一直带着一种欣赏般的微笑。咨询师需要分析因为什么出现了不一致?求助者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是有意识的隐藏,还是无意识的?抓住求助者言语和非言语的不一致,有时会发现心理问题的根源。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相关知识,可关注德诚教育网站(www.decheng-edu.com)——专注于公共营养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心理咨询师资格等职业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