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学历提升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教师资格证 广东德诚教育,欢迎您!收藏本站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心理咨询师 > 详细内容行业动态

心理咨询师技能-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

来源:德诚教育    发布时间:2015-01-31

心理咨询师技能-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


  沉默是指当需要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而回答问题时,求助者出现了停止回答与探索的现象,阻碍了咨询的顺利进行。


  沉默的表现与原因
  在咨询过程中,有时求助者会出现沉默。沉默就是在求助者进行探索、表达时的停止。咨询师要善于分析沉默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有时,沉默的感觉来自于咨询师。故咨询师首先要判断沉默真的存在吗?还是咨询师的主观感觉?有时由于求助者对咨询师有一种压迫感,这种压迫感可能来自于其形象(如体型、容貌、服饰、地位等),也可能来自于求助者的问题(如咨询师感到问题比较复杂,过于棘手,或者耗时较长,或引不起咨询师的兴趣等),或者此时咨询师本身存在着不安、急躁、沉闷、压抑感等情绪。如果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夸大沉默,并变得特别敏感。


心理咨询师


  当然,大部分的沉默是由求助者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
  (1)怀疑型

  由于求助者还不完全信任咨询师,因而不把某些信息说出来或尚在犹豫之中,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不安的神情,用疑虑、探索的眼光打量咨询师。


  (2)茫然型

  有些求助者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什么是咨询师希望知道的,什么是重要的叙述内容;有时则是求助者搞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问题,故无法表达或表达不清;也有可能是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却不知从何说起;有时是咨询师的提问失误“请你告诉我关于你内心冲突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求助者因茫然陷入沉默状态。这时,求助者的目光常常是游移不定的,含有询问的色彩。


  (3)情绪型

  由求助者的气愤、恐惧或羞愧等情绪所致,就像求助者害怕出现某种情况。例如当谈论自己不愿谈及的话题时,沉默表达了这样一种信息:“我不愿涉及这个话题”、“我不想呆在这儿了”。也可能是求助者由于谈到或回想起自己过去做错的事而非常羞愧,从而用沉默来躲避。这时他可能会回避与咨询师的眼光接触,低着头或手脚不停地乱动。当求助者对咨询师感到气愤时,也可能用沉默来传达信息,同时,还可能对咨询师瞪眼、气呼呼地看着周围。


  (4)思考型

  此时求助者正在反复体会咨询师说的话,并且似乎有所领悟;或正在回忆某一件对咨询有重要意义的往事;或正在体验某种情绪、情感。这类沉默是由于求助者正处于一种积极的自我探索之中。在外显动作上,求助者可能会睁大眼睛,使劲地想;也可能眯起眼睛,自言自语。这类沉默的标志性行为是凝视空间的某一点。


心理咨询师


  (5)内向型

  这种沉默源于求助者比较内向、不善言谈的个性原因。沉默是他与人交往的经常性方式,尤其是在不熟悉的环境和人面前更是如此。这样的求助者容易表现出沉默,即使有话也是三言两语,即使在来前已经反复考虑过应该怎么讲,可一到询问室,很可能就什么都讲不出来了,会显得欲言又止,颇为不安。


  (6)反抗型
  求助者本人不愿意或不想接受咨询,没有咨询动机,不想进行咨询,用沉默表达对咨询的反抗态度。表现出怀疑、无所谓、随心所欲、很不耐烦,甚至是气愤、敌意等。

  沉默的出现,将使咨询暂时无法进行,还会导致气氛紧张、压抑或尴尬,阻碍咨询的进行。对此,咨询师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主动、有效的措施。咨询师在沉默出现时,要保持镇静,咨询师的急躁不安会加强求助者沉默时的紧张,有时甚至产生对立的气氛,同时亦会降低咨询师在求助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过来,给求助者一种不慌不乱、沉着冷静的印象,则会给求助者一种可信、充满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相关知识,可关注德诚教育网站(www.decheng-edu.com)——专注于公共营养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心理咨询师资格等职业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