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学历提升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教师资格证 广东德诚教育,欢迎您!收藏本站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心理咨询师 > 详细内容行业动态

心理咨询师技能-阻碍咨询因素之阻抗现象

来源:德诚教育    发布时间:2015-02-09

心理咨询师技能-阻碍咨询因素之阻抗现象


  心理咨询与其他职业活动不同,其工作对象是心理活动鲜活而变化莫测的求助者。这本身就注定了咨询过程将遭遇比其他职业活动更多变、更困难的阻抗。这些阻抗可能来自求助者,也可能来自咨询师。从咨询师的角度来说,只要对心理咨询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源自咨询师的阻抗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对于来自求助者的阻抗,因为无法很好地预知,需要对其有较好的认识和处理。


心理咨询师


  阻抗是指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否定咨询师的分析,拖延、对抗咨询师的要求,从而影响咨询的进展,甚至使咨询难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现象。阻抗可以理解为在咨询过程中来自于求助者的某种抵抗咨询的力量。阻抗在本质上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精神防御与抵抗;它可表现为对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是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等。阻抗既会影响咨询师的工作满意度、个人价值感和自尊,也会导致求助者不再轻易袒露自己、退却或直接放弃治疗。但是,如果能积极地认识阻抗及其表现形式,并加以有效地克服,可增进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心理沟通,促使求助者对其特定思想、行为方式的领悟。因此,要使咨询成功进行,克服阻抗是心理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


  阻抗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他将阻抗定义为求助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于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记忆与认识的压抑。因此,阻抗的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在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说中,阻抗也是所有精神防御机制的总和。总之,弗洛伊德对阻抗的定义强调了潜意识对于个体自由联想活动的能动作用,而罗杰斯则将阻抗看作个体对于自我暴露及其情绪体验的抵抗,其目的在于不使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自尊受到威胁。这一观点体现了个体的认知对于自我结构与发展的防护作用。此外,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于其行为矫正的不服从。这有可能是由于个体对心理咨询心存疑虑,也可能是由于个体缺乏其行为变化的环境条件,这一立场反映了个体行为变化与环境控制的相互依赖。但是无论怎样,所有的理论均表明,阻抗对于心理咨询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只有对阻抗现象加以积极的认识与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咨询效果。反之,如果对阻抗现象不能识别或处理不当,则会严重影响心理咨询的进展与效果。


心理咨询师


  阻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可以是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求助者对于某种心理咨询要求的回避与抵制,或是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师或其他人的某种敌对或依赖;还可以流露出求助者的特定认知、情感方式以及对心理咨询师的态度等。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相关知识,可关注德诚教育网站(www.decheng-edu.com)——专注于公共营养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心理咨询师资格等职业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