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人才紧缺 引发“双高”前景
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人才紧缺 引发“双高”前景
这几年,生活方式病、亚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5年10月2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第4批包括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芳香保健师(SPA)等11个新职业其中有5个直接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相关。“健康管理”这一新职业也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成为“双高”职业。
据有关数据表明:人群中最不健康的1%和患慢性病的19%共用了70%的医疗卫生费用。最健康的70%人口只用了10%的医疗费用。其中,80%的医疗支出用在了治疗那些可以预防的疾病上。如果预防了,就不需要花费昂贵的医疗费用。例如心脏病和糖尿病,如果提前预防了,即使是很小的改善,就可以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面对现有的医疗思路和手段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的情况,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愈发显现。2004年,我国卫生部将健康管理师作为国家认证的标准规范职业纳入系统,“健康管理”这一职业首次被国家承认,登上历史舞台。何为健康管理?韩启德教授将健康管理定义为: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预测,并通过提供咨询和指导对疾病进行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通过对个体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进而节约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
根据《中国职业教育年鉴(2015)》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市场规模为732亿元,2013年已达到876亿元。国家对健康服务业战略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做成8万亿的经济大蛋糕,健康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抓手。在此目标指导下,北京、上海、杭州、大连、长春、重庆、成都等城市纷纷把健康产业列入支柱产业,并给予重点扶持。健康产业在这些城市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杭州,中产阶层正在形成,他们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每年交纳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来换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国内众多公共健康医疗机构的服务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庞大的需求产生广阔的市场,健康产业将继互联网行业、生物医药行业、传媒行业和新能源行业等之后成为资本市场新的关注点。
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各种机构轰然涌入这一新待开发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已经过万。虽然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在我国发展迅速,数量庞大,但仍存在服务内容和质量上的参差不齐,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据估算,我国至少存在400万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口,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万分之二,与美国70%居民能够在健康管理公司或企业接受完善的服务相去甚远。由于健康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使得健康管理师成为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双高”职业。《中国职业教育年鉴(2015)》提到,健康管理人才主要有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健康养生师、亚健康调理师、心理健康师,基本平均月收入在5000-7000之间。以公共营养师为例,在北京的一些高档社区,营养师每服务一个对象,平均收入2000至3000元,若在保健品公司讲课,月薪可超万元。中等水平的公共营养师年收入也已达到10万元左右。营养师已经像医生一样,拥有了让人羡慕的高收入和地位。
健康管理人才紧缺。试问,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培养专业的健康管理人才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国家、社会、学校应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实践中探索出适合我国社会需求的健康管理人才。
来源: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
想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师的内容,欢迎咨询德诚教育(www.decheng-edu.com) ——专注于公共营养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心理咨询师资格、保健按摩师培训等职业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