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学历提升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教师资格证 广东德诚教育,欢迎您!收藏本站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动态 > 详细内容学院动态

卫计委:精神疾患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大力关注

来源:德诚教育    发布时间:2016-12-16

卫计委:精神疾患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大力关注


心理咨询


  11月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卫计委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表示,现在生活节奏快,特别是城市里的生活节奏会特别的紧张,人们庞大的压力需要疏导,精神疾患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大力关注,需要更多专业人员参与进来。 

  发布会上,卫计委介绍了《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有记者提问“《指导意见》第14条提到要救助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具体举措是什么”,宋树立做出解答。


  宋树立指出,心理健康是困扰着现代人比较常见的问题,分成简单的一般性的心理异常,也包括重症的精神疾病患者。卫计委已经就重症健康患者筛查、登记、管理、救治发表过一些相关的文件。总体想法是要把心理卫生的工作持续开展下去,但遇到了问题,就是现在专业的人员、专业的机构的数量发展不能适应目前心理卫生工作需求。发展转型、人才的培养等需要一个周期,卫计委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他表示,重症精神疾病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困扰,带来比较沉重的负担。全社会都要为改善心理健康、心理疾患的救治,预防救治都要做出贡献。

  相关文件内容:
  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新华网10月2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与心理健康相关内容如下:
  第三节 促进心理健康   第四章 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全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水平。到2030年,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


  二、《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
  11月18日,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就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其中与心理健康相关内容如下:
  四、培养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十四)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提升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素养。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人群和特殊职业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重点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全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水平。


  三、《指导意见解读》:心理平衡是健康四大基石之一
  2016年11月18日,国家卫计委就《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
  【中国家庭报记者】我是《中国家庭报》的记者,我发现指导意见里面特别提到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策略,能否请出席的专家给我们做一些这方面的解读呢?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党委书记 李长宁】影响人群健康的众多因素中,人类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占到15%;社会和环境因素占到17%;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占到了60%,而卫生服务因素只占到8%。同时,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影响现代人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据专家研究,如果能将这四个方面做好了,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中风、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因此,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于提升人群健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