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普及健康管理 塑造基层医院的健康守护者形象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统计数据表明:实现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三分之一以上的疾病,并且能够有效减少50%的死亡率。医学研究发现,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很有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通过健康管理对生活和健康进行有效的管制,可以很好地改善全民健康情况。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的健康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共识,我国只有在健康行业投入更多资金,才能有效实现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过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重点,以医生为核心,全面建立全民健康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健康保障。国家“十二五”医改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求把县级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任务全面推进。而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是缓解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
我国基层医院健康管理状况不容乐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得到了普遍的加强,对健康护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许多大城市的医院都开始积极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提升医院的健康管理水平。可是不足的是,广大县级及以下的基层医院没有足够丰厚的医疗资源,无法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工作,甚至导致一些基层群众和医院一位健康管理就是简单的体检。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2014年4月,国家卫计委出台《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年~2020年)》,加大健康管理行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了各地区健康管理普及指标,给各基层医院进行健康管理革新和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基层医院发展健康管理仍有不少挑战
第一,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比较滞后,医疗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据统计,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2%。而且有限的医疗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发达的地区,基层落后地区的医疗资源极其有限,很难迅速开展健康管理工作。
第二,我国基层医院普遍面临着设施落后、医疗水平不高等问题。让百姓看病尚且不容易,健康管理的发展步伐迈起来就更加困难了。稍有大的毛病大家就需要去往大城市、大医院治病,基层健康管理说服力不足。
基层医院发展健康管理面临机遇
第一,健康管理市场至今开发得仍然不完善,健康管理行业供不应求,即使是基层医院也不会落后太多,能够充分发挥医疗行业专业的优势。
第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带动体检等科室的经济效益,提高基层医疗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基层医院的良性发展。
第三,通过健康教育,提升基层百姓健康意识与素养,引导患者就近、正确、及时就医,为医院储备病源,解决县域内病源流失严重的问题。
在大健康的新潮流下,基层医院应该逆流而上,积极塑造基层医院的健康守护者形象,带动基层医疗行业的发展。
想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师的内容,欢迎咨询德诚教育(www.decheng-edu.com) ——专注于健康管理师考试、公共营养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保健按摩师培训等职业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