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健康管理的长足发展
为了更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各大媒体纷纷上线了实时更新的“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动态的大数据”。在国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及全国人民上下一心,齐心抗疫,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动态的大数据表明,抗疫效果明显。
新冠肺炎传染性非常强,如此巨量的数据用传统的概率论统计方法,以样本结论推断总体越来越不妥当,而大数据方法则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应对空前规模的数据信息。而在疫情期间,一件沉冤28年的南医大命案的破案关键也是深度应用大数据。可见,大数据应用的领域广泛,预示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那么,大数据应用在健康管理上,将会产生什么呢?下面请随小德君一起探究。
依托大数据
国外的发展情况
作为医疗行业的全球领先,和大数据的发源地——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大数据国家战略。2014年,美国的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上线,开放了300万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据,涵盖2004年至2013年FDA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过失记录,对医疗机构而言,这些数据的分析使用能够减少医疗悲剧的再次发生。
美国医疗界正在使用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大大方便了临床数据的获得,为降低美国医疗费用支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英国的NHS系统在基层单位中的使用,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更大规模的运用仍在尝试中。国外MapReduce和Hadoop的开发和使用开启了大数据分析领域的新天地,标志着临床大数据的开发进程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Hadoop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大数据处理平台。为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国外研究人员设计了大数据技术的使用生态圈,该生态圈囊括了数据采集、过滤、分析、存储、发布、检索和发现等方面。
依托大数据
国外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健康管理产业起步较晚,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成立于2001年,但发展迅速,每年以平均25%的速度增长,现在的数量已过万。
浙江杭州尝试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该信息共享平台不仅对医务人员开放,还可对普通居民开放,使普通民众也能主动管理自身健康。高血压早期预警和管理平台的开发,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技术,包括收集数据和建立档案,评估风险与划分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指导及评价干预效果等四个部分。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新型健康管理系统对健康进行网络化管理,目的是在疾病形成以前对人体健康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从而成功阻断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进程。该系统不仅将彻底颠覆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提供实时的智能健康管理和健康维护服务,还能让人随时监护自身健康状况,体现“我的健康我做主”的新型健康管理理念。
然而,目前我国的健康管理机构仍以开展健康体检业务为主,健康管理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很低。虽然市面上有很多医疗APP,但大多仅能提供分析评估服务,用户无法体验完整的医疗服务,开发能够将优质医疗下沉到社区的移动医疗信息平台的需求正急剧增长。2009年的医改提出“公共医疗卫生要以预防为主”的要求后,各地政府纷纷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但因技术、资金和民众认知等原因,进展缓慢。在我国,规模庞大的个人健康数据资产因受数据残缺不全、更新迟滞、流动性差等影响,尚未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
依托大数据
真相触目惊心
疾病总人口数超乎想像
-
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多人
-
高血脂人口有1亿多人
-
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
-
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
-
血脂异常的1.6亿人
-
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
有研究数据显示: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3%,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86% ;慢性病、恶性肿瘤将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致命因素。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吸烟、喝酒,都是早已公布的一级致癌物。
年轻人患上了「老年病」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过去只有老人才有的“老年病”,风哥周围就有三十好几血糖高的,不到四十高血压的,年轻人的身体一点不年轻。
-
中国22%的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
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
-
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
-
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心脑血管疾病;
-
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和癌症等问题;
70、80后成为癌症的青睐对象,一项保险行业的数据显示:重大疾病的平均索赔年龄是42岁!
目前健康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健康管理需求在不断增加,“治未病”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为动态掌握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健康问题、实现个体化用药等提供更多可能。
大数据:即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能解读的信息的数据,简而言之,这些数据己超出典型软件的管理能力。麦肯锡最先研究大数据,指出大数据是超出常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及分析能力的数据集。
国际数据公司(IDC)认为大数据的特征包括:海量的数据模式,快速的数据流转,动态的数据体系,多样的数据类型,巨大的数据价值。大数据是一种量大而又复杂的数据集,可被用来识别特殊人群的健康发展趋势,为预防疾病提出建议,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制定基于人群研究的治疗方案。
2015年,1所综合医院1年内就可以产生665 TB的数据。大数据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数据本身,而是通过处理、分析后的数据共享,使不同利益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信息,从而大大降低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成本。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大势所趋,大数据分析,因其强大的预测能力,在疾病诊疗、模型建立、个人健康管理、基因分析等领域逐渐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建立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过程。这种健康档案不仅能在医院使用,也能通过网络在其他平台上查看。
健康管理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目前己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群,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参加了健康管理计划。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状况检测、风险评估、风险干预或健康促进3个基本服务内容,由专家对居民健康程度做出诊断,预测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采取适当措施,避免高危人群患病,阻止已患疾病病情恶化,减少个人医疗费用支出,节省医保资金,实现疾病的科学管理。
研究显示,每投入1元钱到健康管理中,就可以减少6-9元的医疗费用支出,并可降低慢性病的死亡率。
健康管理与大数据:在健康管理领域,可通过对临床数据、行为数据的大数据分析,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预防保健服务,设计出个性化的健康体检套餐;医疗机构可利用大数据提高生产力、改进医疗护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利用大数据可预测疾病,如流感的爆发等,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数据观察进行预测,如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若能及时筛查和干预危险因素,至少80%的死亡可以避免;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海量的临床治疗记录、用药记录、治疗效果及医疗费用等数据,得出针对疾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和临床路径,为医护人员做出临床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将医护人员的经验与大数据优势结合起来,提高临床决策成效。
对于基层医院而言,医学大数据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消除或部分消除因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分析来自社交网络慢性病患者的数据可获得院外治疗效果;将大数据驱动方法应用于个人保健领域,一方面可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研究认为还可以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总之,大数据与健康管理的结合将产生无法预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
广东省德诚职业培训学院,是由广东省人社厅批准办学,在民政厅备案的专业培训机构;
-
目前,开展健康管理师项目培训已经6年,师资强,培训师资26位(教材副主编讲总复习),教学经验丰富,培训期数共计40期,培训学员9036人,通过率71%,通过率全省最高(全国平均近50%,广东省平均50%);
-
全程在线直播,互动性强,体验好。在线练习系统题库针对性强,更好巩固知识;
欢迎大家咨询报名!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联和街龙朱路1号之一南方易磬创新园办公楼主楼一楼(地铁6号线黄陂站C出口)
学院电话:020-84264281
学院东莞分部:0769-23060136
健康管理师
卫健委颁发 国家认可
全国通用 终身有效
含金量高 无需年检
可领取技能补贴最高3300元
可抵扣个税3600元
可增加积分,助力拿到居住城市“绿卡”
2020健康管理师席位火热预约中!
疫情期间,在家就能学!
广东省德诚职业培训学院
让就业更轻松
往期精彩回顾
上新 |当战疫中死亡率下降,康复率大增,我们才开始明白健康管理师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