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学历提升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教师资格证 广东德诚教育,欢迎您!收藏本站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教师资格证 > 详细内容行业动态

教师资格证 | 电视道歉,师德码,教师何时才能不受伤?

来源:德诚教育    发布时间:2020-11-25

在近几年,“老师”一次成为频繁登上各种受人关注的争议性话题的关键词,几年前的“教师AA聚餐”、“教师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等,近期的温州“师德码”事件和贵州省“女教师人行道骑车”事件让不少教师感到五味杂陈,同为普通人的教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他们?

“你是一个老师,要以身作则,怎么能......”,老师,一个神圣的职业,授人知识,诲人道德。在尊礼重道的中国,自古以来,这就是个非凡的职业,每年的教师节,那一天全国各大标志性的景点都会为教师亮灯,并且打出激动人心的标语: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了!辛苦只有自己才知,但选择了教书育人的道路,这是必然的。但实际是,除了在礼崩乐坏的年代,受人尊敬的老师可能会被归入“臭老九”的行伍,但在多数时候老师,也并没什么不同,他们也不过是普通人。


那是什么让老师不再是个“普通人”?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一个好的老师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巨大的,她/他的职业生涯将关乎多代人的成长,关乎社会的精神内核,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在一次次的关注中,人们对于人民教师的期望值也愈来愈高,社会上一旦出现个别有伤教师形象的事例,就会引发全民大讨论。


贵州女教师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在人行道上骑车,最后被迫通过电视台和所在学校副校长一起道歉,但细究这件事,不难发现,这件事未免太过了,违反相关规定可以通过已有的、严肃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惩戒,尽管是在当地创文活动的背景下,也不应该通过示众的方式来进行惩罚,有法律界人士认为:要求交通违法的女教师“上电视道歉”,小错大惩,大而无当,不仅减损了公民的隐私权,而且伤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当地文明办一名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一旦被发现存在不文明行为,所有行为人需通过媒体向广大市民公开道歉。创文期间严抓治理、曝光惩戒各种不文明现象无可厚非,但是抓一个作为特殊载体的老师,做一个杀鸡儆猴的行为,毕竟在公众眼中,为人师表者不师表,传承文明的人的不文明。如此才有更有轰动的效应,专项整治的效果才会更突出。

而另一个受人关注的“师德码”事件,看起来是通过老师的正面表彰记录和负面记录等师德考核情况分为绿色、黄色、红色三个码:绿码代表师德良好,无违规违纪等不良记录的认定;黄码代表曾因违反师德师风有关规定被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而红码则代表曾因违反师德师风有关规定被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

实际上,师德本就带有主观色彩,很难被量化,有时甚至连边界都是模糊的。比如,一名教师大声呵斥学生,对一些人来说,这是“严师出高徒”,是教师在殚精竭虑地教导学生;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可能认为老师对学生态度恶劣,缺乏师德……谁来区分每一种情境下的师德成色?谁来确保“师德码”不成为让教师群体动辄得咎的存在?

试图用一个二维码来承载一名人民教师“师德”的好坏,用这种量化的方式来让评价道德、文明,某种角度来说是对人格的物化,用这种一种增加教师负担,又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加码”操作,还不如让利用好现有的规章考核,让老师回归教学才是最实在的。


请还老师做一个普通人的权力,不再神化教师,把老师们当成普通人来看待,只有回归到普通人的身份,我们才能放心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他们。


当我们不再说出“你是一个老师,怎么能......”这样的话时,受伤的才不会总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