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教材:心理诊断的含义及重要性是什么?
心理咨询师教材:心理诊断的含义及重要性是什么?
1.什么是心理诊断?
“心理诊断”一词,最早出现在M·罗夏的《心理诊断》一书中。当初他提出这一概念,专门用于精神病学。不过,心理诊断这一概念快速超出了医学范围,也涵盖在临床心理学、成人和儿童的智力测量、人格倾向的测定、能力和各类偏常行为的测定工作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的改变引发人们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这时,亦将区别和鉴定各种情绪障碍的手段称为心理诊断。按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曾经,狭义上的心理诊断专指心理测量。
在教材中,心理诊断是指心理咨询师通过观察法、会谈法、实验法、测验法、量表法,获取求助者临床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求助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进行评定,最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性质做出判断的过程。
2.心理诊断在咨询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正像一个内科医生在决定对病人进行治疗之前必须弄清疾病的性质、种类和病情一样,一个心理咨询师要想切实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或解除他的心理障碍,就必须对求助者的智力、情绪和人格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对他的个人生活史、目前生活状况、人际关系、工作性质有一定了解;对他的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形成发展、严重程度以及对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有一个确切的判断,然后,才能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和制定符合求助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心理诊断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应该是心理治疗之前的决策过程,并且随着求助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这个决策过程要不断的变化。因此,心理诊断实际上贯穿在心理咨询的全过程中。
3.心理诊断的注意事项:
(1)心理诊断中,避免“贴标签”。应以现实的临床表现为依据。
(2)对难以确定诊断的案例,力争通过会诊解决问题。
若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相关知识,可关注德诚教育网站(www.decheng-edu.com)(专注于公共营养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心理咨询师资格等职业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