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学历提升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教师资格证 广东德诚教育,欢迎您!收藏本站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心理咨询师 > 详细内容行业动态

心理咨询师技能-行为矫正的常用方法

来源:德诚教育    发布时间:2015-01-19

心理咨询师技能-行为矫正的常用方法


  在行为治疗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四种,即增强法、惩罚法、消退法和代币管制法


  1.增强法
  增强法有两种方式:(1)正强化,(2)负强化

  所谓正强化是指给予正性强化物(即人所喜欢的刺激);负强化是指撤销惩罚物(即人厌恶的刺激),两者都可用来鼓励求助者产生受欢迎的行为和抑制不受欢迎的行为。比如,要鼓励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可给予奖励物,这就是正强化;如果学生因上课玩东西就要受到惩罚,一旦老师发现孩子已经改正并专心听讲了,就可以通过撤销惩罚来强化孩子变好,这就是负强化。


心理咨询师


  2.惩罚法

  惩罚的方法也有两种方式:一是给予个体不喜欢的强化物或厌恶刺激;二是撤销个体还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两种方式都可用来抑制或阻断不受欢迎的行为。具体而言,常用的惩罚方法有以下两种:


  (1)一般性惩罚包括给予批评、罚款、劳动改造等。

  (2)特殊性惩罚包括束缚身体、隔离、厌恶疗法等。其中厌恶疗法包括给予电击、催吐剂等。这是很有争议的技术,批评者认为这些方法缺乏人道,通常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采用。还有一种比较特殊却比较柔和的厌恶技术,即饱和策略。其做法是咨询师主动提供大量的求助者所追求的目的物,让求助者享受到极限之后,产生生理上的不适,进而解除求助者的不适当要求,或减弱不良反应。例如,要矫正儿童乱撕扯衣服的不良习惯,咨询师可以向儿童提供大量的破旧衣服,并督促他反复地去撕扯,即使儿童感到很累了,也要让他继续撕,直到他感到厌恶并要求咨询师把衣服拿走为止。


  3.消退法

  消退法是指对不良行为不予注意,不给予强化,使之渐趋削弱直到消失。例如,小孩因为某种原因而无理取闹,借哭闹的方式来引起大人的注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时,父母的劝说或打骂都可能成为孩子继续哭闹的强化因素。因此,父母不予注意、不予理睬,孩子的无理取闹行为就可能慢慢减弱,最后消失。


心理咨询师


  4.代币管制法

  代币管制法是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代币是指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兑换物品的证券,其形式有小红旗、小铁牌、小票券等。求助者可以用这些证券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我国许多精神病院已经采用这种方法管理精神病患者,使其不良行为减少、生活秩序好转、恢复社会功能。这一方法也可用于培养儿童的适应性行为。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相关知识,可关注德诚教育网站(www.decheng-edu.com)——专注于公共营养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心理咨询师资格等职业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