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如何应对台风“天鸽”带来的湿气
台风天鸽到来,暂时去除了酷热,给人带来清凉的同时,也给人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大量的雨水使得人身上的湿气加重。那么大量的水湿,也就是湿气会在体内大量地堆积起来,舌头也会被水湿泡得又大又肿,覆盖着又厚又白的舌苔,边缘还有齿痕,这些水湿通常爱堆积在下身腹部、腿部,它们和脂肪混在一起,让人看上去更胖、更胖、更胖,拉出的大便里也有大量的水湿,也就是拉稀,便溏,大便不成形。
湿气是百病之源
一节三候
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高温酷热
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暑热"入心伤气",暑,其性炎热,易伤津耗气,兼夹湿邪。易伤气--暑热所伤的气为兼夹湿邪,脾的特点就是喜燥恶湿,暑湿过多,就会造成脾气虚,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虚胖,反复湿疹等。
易入心--暑热"入心",汗为心之液,出汗多就会耗损心阴、心血。
食疗避暑
解暑应该多吃时令的瓜果蔬菜,不宜过食生冷寒凉。粥也许是最妥帖的食物。宋朝张耒有诗云“饘粥消长夏”,饘粥就是稀饭,酷暑三伏天喝粥才是正经事,大道至简,清淡饮食同样滋养身心。食疗避暑的主要食物有红小豆、白扁豆、薏仁、莲子、大枣、杏仁、百合、桂圆、姜、菊花、枸杞等。
《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
防暑降温方
适用于容易中阳暑的老年人、小孩和亚健康状态人群。此类人群在夏季高温环境下表现出口干、口苦、心烦、大便粘等,这时可以用点有防暑降温效果的食疗方,如荷叶、莲子心、百合、绿豆、生姜、粳米、西瓜翠衣等煮粥,每天喝一碗。
清热化湿方
主要针对湿热互结的人,表现为口干、口苦、口粘、易怒、反复湿疹、小便黄、大便干或黄等。此类人群夏季不能吃油炸食物,如煎鸡蛋等,最好在早晨吃早饭时能用清热化湿的食材熬粥调理,主要是红小豆、绿豆、白扁豆、生薏米、粳米、荷叶、生姜、西瓜翠衣等。
除湿方法
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法: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艾草祛湿法:药店有卖的,点燃后在关元穴烤即可。(速度比较慢)
排水祛湿法:少盐,帮助肾排水
姜片祛湿法:每天早上吃上三片姜(阴虚严重者湿)
环境祛湿法:避环境的湿气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
均衡饮食祛湿法: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此外,适当午睡、戒烟戒酒、饮食清淡适量也是祛湿途中应该注意的。湿气去除,相当于断了病根,没有了根,身体里容易引发的疾病也就没得发了。
想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师的内容,欢迎咨询德诚教育(www.decheng-edu.com) ——专注于健康管理师考试、公共营养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保健按摩师培训等职业教育培训